阴谋白话来俊臣
1 e. _2 G8 e8 P" W' u6 G# Z3 V
; n( f; N; j1 Z0 l6 _看了不要害怕!!! - E; h8 C Z- y
唐朝酷吏来俊臣、万国俊所撰的《罗织经》,是一部专讲罗织罪名、角谋斗智的书籍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,《罗织经(最奇特的典籍)》是一道独特的“风景”,一次必然的孽生,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。 _ d; }: s. L6 J8 G4 `0 b( c
! N7 d P4 R7 Q3 D
0 \: U- S: z# A0 N7 X其一,《罗织经》是人类有始以来,第一部制造冤狱的经典。 6 R0 T* @2 y* D6 r, R- {% ~1 ^: G
$ y& r+ ]; k1 T c. G) r
- V8 b$ M5 u! w% B/ s其二,《罗织经 》是酷吏政治中,第一部由酷吏所写,赤裸裸的施恶告白。
! E9 w$ T- `- |+ }0 p
& a' \( O6 Y+ A; T- |
q: a, N# [5 h- G: U: ?其三,《罗织经》是文明史上,第一部集邪恶智慧之大成的诡计全书。
( c% A5 X; F, }4 N4 M: q1 ]; U( E0 c9 W! e' {' m
8 L8 I* J' L" b( T- p0 Q其四,《罗织经》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过得更好的奥秘——权谋厚黑。
% G0 h: O1 ~8 N/ V6 B# x1 P, P+ [5 b9 A6 b% K" Z5 Y: ~
E- F+ e0 i# _7 o1 R# v据史载,整人专家周兴临死之际,看过《罗织经》自叹弗如,甘愿受死;一代人杰宰相狄仁杰阅罢《罗织经》,冷汗迭出,却不敢喊冤;雄才女皇武则天面对《罗织经》,叹道:“如此机心,朕未必过也。”遂生杀机。难怪柏杨在《中国人史纲》中颇具讽刺意味地写道:“南周王朝在历史上出现短短十六年,对人类文化*的贡献是一部《罗织经》。”来俊臣、万国俊之流早已丧命,但不可否认,他们的害人哲学和封建遗毒并未彻底消亡。本着让世人认清奸人面目,识破恶人伎俩,存留历史真实,从反面认知人性的目的,我们在保留本书原貌的基础上,批判性地对全书作了逐段逐句的解释评议。为了让读者更深入、更形象地了解和识别恶人的手段,吸取教训,我们在每一释评之后,又根据史实,编写了相关的事典。这样使读者可以从反面汲取有益的东西,在纷繁复杂的世象中,能防诬反骗,识破伎俩,勿受其害,此为本书出版之目的。 + t+ Z: X9 _. @- ?. r; b
7 h: Y A, `. W4 W i7 Q y2 o
+ l& I3 `& l0 T7 k; {+ M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奸人的“智慧”不可忽视。他们害人无数,一方面源于他们心狠手辣、无耻之极;另一方面,奸人的心机和手段实不乏“高明”。正直善良的人们如果小看了他们,难免会吃亏上当、遭其暗算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揭穿奸人的害人把戏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使人们洞悉其奸,勿受其害。正所谓,防天花需种牛痘;只有了解邪恶,才能战胜邪恶。 ( z5 X/ w, ]. z, R
【资源获取】 # g/ ]- C# p4 K) |* Z- H
0 I! s- z0 j, h6 w2 P
* P+ B! t8 L2 ?6 b 7 r; t" z0 `) k+ Q ]1 l
注:先应用商店下载夸克app,用夸克app保存查看。 9 Q6 E {& D* q/ _
; S: t+ h; r0 w) l* v4 C6 s# @
+ X( g' n6 k1 \; V5 e0 ~0 X0 {- K6 H5 w3 M+ ]
% S7 @6 f8 b W" v$ f+ T y- T' d; N( @( o
|